春節(jié) 春節(jié)是一年中最主要最隆重的節(jié)日,素有“有錢無錢,回家過年”之說。節(jié)前,人們忙于清掃房屋,洗滌衣被,置辦年貨。大年三十即“除夕”這天,家家戶戶忙做年夜飯,貼春聯(lián),還有傳統(tǒng)的“祭祖”、“辭年”同日并舉,顯得年味濃重、忙碌空前。待到豐盛的年飯擺上餐桌,一家人圍坐一起,把酒言歡,其樂融融,溫馨祥和。往昔生活貧困,人們對年夜飯的豐盛程度極為看重,隨著改革開放后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,人們對春節(jié)的企盼注入了新的精神內涵,吃的欲望己然不大,注重的乃是這種傳統(tǒng)形式的親情、孝心和團圓感。近年在城區(qū),有的家庭為珍惜一年一度難得的團聚和親情,也為避免忙碌,悄然興起在餐館訂吃年夜飯的時尚。同時,守歲己被觀看春節(jié)晚會所取代。初一拜年也花樣翻新,許多家庭在大年午夜零點即用電話、手機相互拜年,且不分輩份年齡,互道祝福。“開門鞭”大部己不再等到雞鳴時燃放,中央電視臺零點鐘聲剛敲,無論城鄉(xiāng)萬家齊鳴,爭相燃放。大年初一,除農村還有少數(shù)家庭沿襲女性不走親戚風俗外,大多是夫妻雙雙攜孩子一起,提上禮品走親訪友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