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引號: | 11341802003285638T/201911-00062 | 組配分類: | 救助審定 |
發(fā)布機構: | 貴池區(qū)梅龍街道辦事處 | 主題分類: | 民政、扶貧、救災 |
名稱: | 2019年梅龍街道抗旱救災工作情況 | 文號: | 無 |
成文日期: | 發(fā)布日期: | 2019-11-12 | |
生效日期: | 廢止日期: |
今年7月以來,因雨水偏少,旱情嚴重,給我街2.5萬畝農作物帶來嚴重影響,并造成郭港社區(qū)3個村民組465人井水干涸。針對旱災持續(xù)蔓延的態(tài)勢,街道主動作為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化解問題,努力保障群眾的生產(chǎn)生活用水。
一、嚴把底數(shù)摸排關,及時掌握旱災實情
為解決旱情,我街早動員、早部署,街道防汛抗旱指揮部8月中旬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,街道主要領導、分管領導多次過問并調度抗旱工作。一是抓調度。通過街道黨工委擴大會議、機關工作例會、安排聯(lián)系村干部到村指導抗旱等方式,及時調度掌握和推進全街抗旱救災工作。二是抓摸排。督促15個村居全面摸排村組居民生產(chǎn)生活用水情況,及時聽取群眾訴求,掌握村組旱災情況。三是抓應對。要求各村(居)積極主動、發(fā)動群眾,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,認真做好抗旱工作。。
二、嚴把問題解決關,努力降低旱災損失
為確保中、晚稻保產(chǎn)保收,街道根據(jù)實際情況,合理利用可用水源,采取科學的引水、提水方式,將旱災損失降低到最小。省《經(jīng)濟生活》頻道以《池州:農作物喝上“長江水”,村居用上“及時水”》為題,對我街抗旱救災工作作了正面典型報道。
(一)保障群眾生活用水。針對郭港社區(qū)方?jīng)_、西畈、江沖3個村民組465人飲水和生活用水困難問題,街道和社區(qū)密切關注,一方面,每天安排兩輛送水車上門送水到戶,首要保障了群眾的飲水安全;另一方面,積極對接自來水公司盡快啟動供水管網(wǎng)改造項目,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的飲水問題。
(二)多方提水灌溉。針對生產(chǎn)用水問題,街道及各村居多綜合施策。一是郭港社區(qū)購置水泵和電纜,進行多級提水,將3個村民組的山塘灌滿,以滿足生產(chǎn)用水需要。二是沿江村居分別在梅龍站、江墩站、雙惠站、大同站等4個排灌站外江筑壩,利用二級提水方式進行提水灌溉。街道采取先購置后補助的方式來解決抗旱設備、資金不足問題。三是丘陵區(qū)的村居加強山塘水庫的管理,采取村居安排專職人員進行統(tǒng)一調度。四是各村居利用一切可用水源,進行農田抗旱保苗工作,如建華村利用西岔湖水源,在其泄洪渠筑壩進行多級提水,滿足大石片2千余畝農田灌溉;祠堂村利用西岔湖水源和一級提水站進行提水灌溉。
(三)持續(xù)開展塘庫溝渠清淤整治。各村居利用良好的施工天氣,并結合區(qū)級安排的山塘水庫清淤資金,對急需清淤的山塘、溝渠進行清淤整治。截至目前,共投入資金200余萬元,清淤塘庫渠30座(其中山塘25座,水庫1座,溝渠4座),其中區(qū)級安排資金32萬元,水庫清淤整治1座,山塘清淤整治11座。
三、嚴把隱患消除關,做好長期抗旱準備
11月8日區(qū)抗旱救災專題會議后,11月9日上午,街道召開了抗旱救災專題會議,聯(lián)系村領導及干部下村指導抗旱工作,對各村抗旱救災和塘庫溝渠清澈再次摸底排查,下午召開抗旱救災工作情況匯報會,針對存在的問題明確了下步工作要求。一是健全工作機制。研究出臺《梅龍街道抗旱救災工作方案》,調整了抗旱救災暨基本農田建設指揮部成員,建立了聯(lián)系村領導包村、村“兩委”干部包組包戶、水利站聯(lián)絡協(xié)調的工作機制。二是積極解決困難。堅持多方提水、蓄水,堅持塘庫溝渠清淤整治,堅持督促指導解決問題,確保抗旱保飲水、抗旱防火災、抗旱防疫情、抗旱奪豐收的“四抗”工作,最大程度減輕農、林、畜牧等方面旱情損失。三是協(xié)調解決問題。一方面,因九華河水位太低,目前沿九華河丘陵區(qū)的新龍、觀前、園林可利用的水源較少,如果旱情持續(xù),人民群眾的生產(chǎn)用水將存在較大隱患。另一方面,由于資金短缺,山塘水庫、溝渠的清淤整治工作不能全面開展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