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引號: | 11341802003285515R/202104-00032 | 組配分類: | 校園安全 |
發(fā)布機構: | 貴池區(qū)烏沙鎮(zhèn)人民政府 | 主題分類: | 科技、教育 |
名稱: | 【校園安全】池州曙光救援隊走進烏沙中心學校四所完小,開展預防溺水應急知識進校園活動 | 文號: | 無 |
成文日期: | 發(fā)布日期: | 2021-04-23 | |
生效日期: | 廢止日期: |
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預防溺水知識宣傳教育工作,有效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兒童溺水事故的發(fā)生,保障青少年兒童生命安全,維護家庭幸福和社會穩(wěn)定。
4月22日,應烏沙中心學校邀請,池州曙光救援隊宣講團深入烏沙、明光、燈塔、晏塘等4所完小,為廣大師生講解預防溺水、溺水急救等知識。
講座主要通過典型的警示案例,離危避險,預防溺水,以及自救互救措施、如何急救等方面展開,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安全課。
哪些水域不能游泳?哪些水域適合游泳?如果發(fā)生溺水了怎么辦?……曙光救援隊專業(yè)講師吳國新在提問激思中開啟他的課堂之門,并逐一進行了耐心講解。在講到遇到有人溺水如何處理時,吳老師特地告訴孩子們,一定不能手拉手進行救援,最忌諱的就是貿然下水施救,應第一時間大聲呼救或報警,等待專業(yè)人士前來救援。
在防溺水知識講座后,接下來便是溺水急救的示范操作課。吳老師講道,當溺水者被救上岸之后,應抓緊黃金救援4分鐘進行急救,并第一時間安排人撥打120急救電話,施救者要查看溺水者是否有意識,看溺水者口鼻內是否有異物,比如水草、淤泥等,有的話要先清除異物,開放氣道;還要檢查溺水者是否有外傷,若沒有外傷,清醒溺水者應保持復原體位,等待救援。對于昏迷的溺水者,應通過觀察用一聽二看三試的方式,判定溺水者是否還有呼吸與脈搏,在其沒有意識,且沒有呼吸、沒有脈搏的情況下,等待120急救人員到來前,施救者應及時為溺水者打開氣道,進行人工呼吸2到5次,再進行胸外按壓。
如何為溺水者進行心肺復蘇呢?吳老師利用心肺復蘇模擬人,便講解邊示范操作,不少感興趣的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上臺動手學習。施救者首先要判斷溺水者“三無”后,打開溺水者氣道,給予口對口人工呼吸2到5次,找準按壓部位,將一只手掌根緊貼患者胸部正中、兩乳頭連線中點(胸骨下半部),雙手十指相扣,掌根重疊,掌心翹起,雙上肢伸直,上半身前傾,以髖關節(jié)為軸,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,確保對成人按壓深度保持5-6cm,兒童4cm左右。胸外按壓心臟頻率為每分鐘100-120次,連續(xù)按壓30次后,再進行口對口2次吹氣,如此循環(huán)反復,直至溺水者恢復自主意識。在無專業(yè)醫(yī)護急救人員接替,或無環(huán)境危險的情況下,均不能放棄救援。
在四所完小的講堂課場上,吳老師講得細致認真,孩子們也都聽得聚精會神。他們認真觀看,踴躍舉手,積極提問,并于良好的互動范圍中,對防溺水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,懂得了自救互救和急救的運用方法。課后,中心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家長們紛紛表示,這樣的課程非常好,也很有必要,能夠讓人受益匪淺,終生受用。
天氣漸暖,夏日將至。溺水傷亡是危害青少年兒童安全的“頭號殺手”?!罢鋹凵?,謹防溺水”通過防溺水安全教育進校園活動,讓學生了解安全知識,對生命產生敬畏, 增強孩子防溺水的自覺性,提高孩子識別險情、緊急避險、遇險逃生的自救能力。同時讓家長們意識到預防溺水的重要性,加強監(jiān)管責任,形成家校齊抓共管的局面,以促進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持續(xù)好轉。
池州曙光救援隊防溺水教育進校園公益項目,是池州十佳優(yōu)秀志愿服務項目,于2017年5月份啟動至今,目的就是為城鄉(xiāng)的孩子們上好這樣一堂安全課,為孩子們的安全成長保駕護航。防溺水需要警鐘長鳴,我隊宣講團將持續(xù)把防溺水安全教育進校園活動有條不紊的開展下去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